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门部胆管损伤外科处理30年回顾
目的为了探讨肝门部胆管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作者对1966年至1995年间2409例单纯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24例肝门部胆管损伤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其中1例为肝总管误扎、仅作了误扎缝线拆除,其余23例肝门部胆管横断者作了不同方式的胆道修复.结果全组无围手术期死亡.随访20例中,3例有反复胆管炎的远期并发症,其中1例死于胆汁性肝硬化后的门静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大出血.结论作者认为早期诊断和选择恰当的手......
作者:郑樟栋;陈凯;张家敏;吴荣进;曾天定 刊期: 1998- 02
-
损伤性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
目的评价损伤性胆管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总结了近8年来收治的56例医源性胆管狭窄病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30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致伤者36例,占64.29%,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损伤4例,胆总管探查术损伤14例.损伤后距来我院的时间以半年至2年为多,治疗多已属后期,且胆管狭窄部位高.56例病人在我院进行了胆肠通路的重建手术或胆管狭窄的修复手术.结果随访率(51/56)为91.07%,50例随访时间......
作者:王敬;刘永雄;冯玉泉;周宁新;顾万清;黄晓强;张文智;黄志强 刊期: 1998- 02
-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诊治与预防(附48例报告)
目的总结医源性胆道损伤的经验教训.方法对过去30年间医源性胆道损伤的4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胆囊切除术所致40例(83.3%),胃大部切除术所致2例(4.2%).损伤部位在肝总管与胆总管交界处30例(62.5%),肝总管、胆总管各6例(12.5%),胆管完全性损伤26例(54.2%),部分性损伤22例(45.8%).所有病例终均需手术处理,手术方式根据损伤部位、类型、损伤后发现的时间具体......
作者:徐德征;俞次平;胡铭荣;杨含维 刊期: 1998- 02
-
核磁共振三维胆道成像技术在梗阻性黄疸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评价3DMRC对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及原因的诊断价值.方法作者对24例梗阻性黄疸病人进行3DMRC检查,与ERCP结果进行比较,所有病人均经手术证实.结果3DMRC对梗阻性黄疸梗阻部位诊断正确率100%,梗阻原因诊断正确率95.8%,略高于ERCP.各类病变均有特征性表现.结论3DMRC因图像质量高,不用造影剂,无相关并发症;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李洁;陈佛来;于则利;胡亮 刊期: 1998- 02
-
脾脏损伤的临床分级
目的根据脾脏损伤程度按其轻重、大小、范围进行分级.方法回顾性总结10年来收治的121例脾损伤病例,参照以往国内外的分级方法,归纳出四级分类法.结果Ⅰ级:被膜破裂或孤立裂伤,长度1.0cm,脾门完整;Ⅲ级:不规则破裂,脾门受损或脾已部分离断;Ⅳ级:脾广泛破裂,包膜广泛剥脱,脾血管主干离断.结论脾脏损伤的临床分级对保脾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峰;姜洪池;乔海泉;许军 刊期: 1998- 02
-
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胆肠内引流作用的探讨
目的比较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胆肠Roux-en-Y内引流及单纯外引流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近五年中收治的181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总结.结果内引流手术存在排石不净,引流局限,返流及吻合口狭窄等问题,再手术率相对较高,而单纯外引流不仅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再手术率低,且维护了胆汁的正常生理排泄通道.术后辅以胆道镜取石及冲洗,结石取尽率可达98%.结论应严格掌握内引流适应证,在无肝内大肝......
作者:孙谷;赵翰林 刊期: 1998- 02
-
磁共振胆胰管成像88例报告
目的为了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名志愿者和68例各种胆胰管病变的病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TSE)、重T2加权技术和体部包裹线圈(BWA)获取原始冠状图像并用大强度投影算法(MIP)重建.结果本组正常肝外胆道和异常肝内外胆道及胰管均能清楚显示.结论说明MRCP有助于各种胆胰管病变特别是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作者:张联合;陆之安;宋建荣;钱铭辉;王水珍 刊期: 1998- 02
-
黄腐酸钠对大鼠重症胰腺炎胰腺微循环障碍的防治研究
目的明确黄腐酸钠是否对大鼠重症胰腺炎胰腺微循环紊乱有防治效果.方法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5%牛磺胆酸钠液制备大鼠重症胰腺炎模型.结果除正常组外,各组胰腺组织光镜病变程度随观察时间延长呈加重趋势,模型组胰腺病变程度明显重于同期黄腐酸钠治疗组(P<0.05).空肠微循环改变结果近似上述胰腺微循环变化.黄腐酸钠治疗组同期血浆内皮素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各组胰腺微血流改变与其胰组织病......
作者:原标;陈佛来;文武;龚家镇;袁申元;杨光燃;陈瑞芬 刊期: 1998- 02
-
胆汁泡成核活性的研究
目的分离胆结石患者胆汁泡并研究其成核活性.方法本实验应用超速离心法分离胆汁中的泡并经电镜检测,对胆汁泡进行蛋白电泳分析,应用偏光显微镜测其对模拟胆汁的成核活性.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胆汁超离心后的半透明液经电镜检测证实为含量丰富、均匀的胆汁泡,其中蛋白含量少,但纯度较高,而且可以大大缩短胆固醇成核时间.结论本研究提示胆固醇胆石患者胆石泡胆蛋白具有明显的促成核活性.......
作者:马保金;蔡瑞;张群华;张延龄 刊期: 1998- 02
-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新进展
肝门部胆管癌又称近端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现代研究表明肿瘤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本身的生物学行为,因此加强对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是攻关的重要课题.本文现将近年来有关肝门部胆管癌分子生物学研究,主要是肝门部胆管癌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肿瘤DNA倍体和相关性抗原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陈汝福;邹声泉 刊期: 1998- 02
动态资讯
- 1 Hedgehog信号蛋白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2 尼美舒利对体外培养人胆管癌细胞QBC939增殖的抑制作用
- 3 胆道大出血20例临床回顾分析
- 4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临床观察
- 5 临床急诊活体肝移植
- 6 胆总管末端恶性梗阻术中确诊方法探讨(附136例临床分析)
- 7 脾切除加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防治
- 8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先后发生肝转移和骨转移一例
- 9 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衰竭的危险因素分析
- 10 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90及端粒酶逆转录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11 脾硬化性血管瘤样结节性转化的影像学表现:附二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 12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严重后果
- 13 肝脏结节性淋巴组织增生一例
- 14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 15 PSP/reg基因在实验性急性胰腺炎中的表达及意义
- 16 microRNA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 1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道损伤问题探讨
- 18 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合并微血管侵犯肝细胞癌患者早期复发的影响
- 19 Mirizzi 综合征的诊治探讨
- 20 EphA7基因沉默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