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
经腹应用吻合器不同吻合方式治疗食道胃底静脉出血疗效分析
目的总结近4年来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基础上应用吻合器进行食道横断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比较不同食道横断吻合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在我院因为门静脉高压症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食道横断吻合术的病人98例,比较不同吻合方法的优缺点.结果在两种不同的食道横断吻合方法中,应用食道食道再吻合组32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3.13%),食道胃底瘘2例(6.25%),无近期内再出血......
作者:刘连新;武林枫;张伟辉;姜洪池 刊期: 2005- 01
-
原发性肝癌病人Th1/Th2的漂移研究
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PHC)病人Th1/Th2的漂移.方法以IFN-γ和IL-2代表Th1类细胞因子,IL-4和IL-10代表Th2类细胞因子,以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9例原发性肝癌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11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h1/Th2类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以6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结果39例PHC病人PBMC中Ⅰ、Ⅱ、Ⅲ期肝癌Th1型细胞因子表达率分别为5/7......
作者:邱法波;姜希宏;吴力群;张顺;张炳远;卢云 刊期: 2005- 01
-
肝癌细胞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激活TIL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为探讨肝癌病人肝癌细胞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激活肝癌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以细胞计数、间接荧光表型测定分析肝癌病人DC功能状态;MTT法测定肝癌病人DC介导TI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肝癌病人DC表达CD1a、CD80、CD83和HLA-DR分子水平,DC介导的TI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
作者:李东复;王艳芬;杨春荣;申吉子;闫峻 刊期: 2005- 01
-
TSP-1和VEGF在肝细胞癌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目的研究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平衡在肝细胞癌(HCC)新生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7例HCC及其癌旁肝组织和6例正常肝组织中TSP-1、VEGF和CD34的表达情况,研究TSP-1和VEGF的表达与HCC的临床病理资料及新生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37例HCC中TSP-1阳性率为62.2%(23/37),低于相应的癌旁肝组织和正常......
作者:文卫;杨连粤;黄耿文;杨治力;刘合利;杨建青 刊期: 2005- 01
-
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抑制大鼠胰腺纤维化形成
目的探讨1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拮抗剂洛沙坦对大鼠实验性胰腺纤维化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胰管内注射2%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大鼠胰腺纤维化模型.于制模后第2天,治疗组给予洛沙坦(10mg/kg体重)灌胃,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无菌蒸馏水.于制模后3,7,14,21,28d分别处死两组大鼠(每时点各6只),并留取血清和胰腺组织.通过HE染色和VanGieson(V-G)染色观察胰腺组......
作者:张汝玲;王兴鹏;吴恺;龚自华;吴丽颖;董育玮 刊期: 2005- 01
-
脓毒症大鼠多器官Toll样受体4基因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探讨脓毒症大鼠肝、肺、肾及小肠组织中Toll样受体4(TLR4)基因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00只,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孔(CLP)致脓毒症组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治疗组.分别检测肝、肺、肾、小肠组织TLR4、TNF-αmRNA表达以及组织、血浆中内毒素水平的改变.结果CLP后6~12h肝、肺、肾及小肠组织TLR4mRNA表达显著升高......
作者:鄢小建;姚咏明;董宁;于燕;陆家齐;盛志勇 刊期: 2005- 01
-
生长抑素对膀胱引流式犬胰腺移植 Oddi括约肌及外分泌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类似物思他宁对膀胱引流式犬胰腺移植后移植物Oddi括约肌(SO)和外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正常犬和膀胱引流式胰腺移植后犬应用思他宁前后进行SO测压,检测移植后犬应用思他宁前后尿中胰蛋白酶原激活肽(TAP)和淀粉酶水平.结果正常犬SO有规律收缩,基础压为(18.5±2.8)mmHg,收缩频率为(9.7±1.5)次/min,收缩幅度为(47.1±5.5)mmHg,动力指数为(2......
作者:李桂臣;原春辉;程颖;刘永锋 刊期: 2005- 01
-
联合应用胸苷激酶基因和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对胆囊癌细胞的杀伤作用
目的研究双自杀基因的应用对胆囊癌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方法脂质体法将CD和HSV-tk双自杀基因转染入PA317细胞,用其病毒上清转染胆囊癌细胞GBC-SD,G418筛选出阳性细胞GBC-SD/CD+tk,应用不同浓度的5-FC或(和)GCV,MTT法观察其杀伤作用;将不同比例的GBC-SD/CD+tk和GBC-SD细胞混合,联合应用5-FC和GCV杀伤,观察其旁观者效应.结果单独应用5-F......
作者:常新忠;孙建芝;王占民;李志伟;赵志伦 刊期: 2005- 01
-
基因芯片技术在胰腺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前完成以及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等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基因序列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目前,已逐步进入了功能基因组时代,研究众多基因在生命过程中所担负的功能,尤其是与人类疾病相关的重要基因的功能,成了当前生命科学工作者共同的目标.与此相适应,分子生物学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生命科学和信息工程相结合的高新技术,并在医学和生物学......
作者:卫文俊;高乃荣;石欣 刊期: 2005- 01
-
肝内胆管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进展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的第二大肝脏常见恶性肿瘤,在我国约占肝脏恶性肿瘤的2.3%[1],其恶性程度极高,容易转移,非手术病人的中位生存期一般仅为9个月.相比较HCC而言,以往对ICC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多基因变异特征缺乏系统的研究和了解,研究水平相对滞后.但近些年来,......
作者:董辉;丛文铭 刊期: 2005- 01
动态资讯
- 1 手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价值
- 2 合并脾功能亢进肝癌患者的外科治疗
- 3 经胸腔肋间隙腹腔穿刺器辅助腹腔镜肝Ⅶ、Ⅷ段肿瘤切除20例报告
- 4 二维电泳及质谱法分离和鉴定胰腺癌差异表达蛋白质
- 5 外源性白细胞介素-10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再生的作用
- 6 NF-кB与P-gp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
- 7 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肠损伤的影响
- 8 miR-181b调控靶基因TIMP-3对肝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 9 术中胃镜置鼻胆管在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
- 10 腺苷酸环化酶相关蛋白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 11 肝右动脉压迫肝总管致狭窄结石形成
- 12 WWOX基因在肝细胞癌及手术切缘中的表达意义
- 13 成人活体肝部分移植术进展
- 14 XAGE-1b mRNA在肝癌、肝硬化、良性肝病患者和健康人血液中的表达
- 15 肝脏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
- 16 胆囊息肉样病变的诊断与手术指征 (附194例报告)
- 17 利他林对肝动脉门静脉化疗中顽固性呃逆的治疗作用
- 18 血小板对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与细胞外基质蛋白粘附的影响
- 19 胆道探查致十二指肠对穿伤、腹膜后结石遗留一例
- 20 体内微爆破碎石仪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