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
钙离子超载对低温保存人肝细胞的损伤作用的研究
目的研究分离培养的成人肝细胞在低温保存状态下(0~4℃)的钙离子代谢特点和钙离子超载的损伤作用机制.方法胶原酶消化法制备分离的成人肝细胞,钙离子荧光探针Flou-3标记,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低温保存下,细胞内游离钙迅速升高,逐渐达到稳态水平;随细胞内钙离子的升高,细胞的存活率也逐渐下降,但在含0.5mmol/LCaCl2的保存液组,保存效果明显好于其它两组;在含1.5mmol/LCaCl2的保存液......
作者:李先亮;刘永锋;王凤山;梁建;赵宁;何三光 刊期: 2001- 04
-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MPO、TNF-α、ET、NO的影响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中性粒细胞和某些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部分肝脏原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①正常对照组,②缺血再灌注对照组,③预处理组.②、③组均在60min再灌注完成后取血及肝组织标本,检测血清AST、ALT、LDH、NO、ET-1、TNF-α、及肝组织中髓过氧化酶(MPO)活性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预处理组与再灌注......
作者:吕国庆;刘秉义;丁田贵;张英 刊期: 2001- 04
-
肝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现象及Fas蛋白、PCNA 、p53、bcl-2 mRNA表达
目的探讨肝缺血再灌注肝细胞凋亡发生的时空分布、基因表达特点及意义.方法在观察SD大鼠(n=40)肝缺血0,30,45,60min再灌注3,6,24h存活率及病理形态基础上,重点观察大鼠(n=100)全肝血流阻断30min再灌注0,0.5,1,3,6,12,24,48,72,96h凋亡细胞分布(原位末端标记术,TUNEL),G0~G1期细胞、凋亡细胞、增殖细胞指数分布(流式细胞术),肝细胞显微及超微......
作者:卢绮萍;李德忠;王伟;吴在德;田磊 刊期: 2001- 04
-
原代猪肝细胞培养体系及培养模式的初步探讨
目的探索一高密度、高效率的原代猪肝细胞培养方法,为生物人工肝的生物材料提供一种有效的培养模式.方法采用改良Seglen二步胶原酶灌注法分离肝细胞,分别将5×106的肝细胞加入胎牛血清、猪门静脉血清的培养体系中进行方瓶静止培养及聚球培养.结果肝细胞在接种后呈明显的Cytodex-3聚集趋势.门静脉血清培养体系中肝细胞的Albumin、Urea合成能力明显高于胎牛血清组.在培养后的前3周门静脉血清培养......
作者:陈柯;高毅;杨继震 刊期: 2001- 04
-
大鼠热缺血肝脏移植前活力的无损伤性评定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热缺血的离体大鼠肝脏加氧低温灌流时ATP的再生能力,判断供肝活力.方法本实验采用18只SD大鼠,按不同热缺血时间随机分成三组:A组,0min;B组,30min;C组,60min.每组6只.冷保存2~2.5h,采用31P-NMR测定加氧低温灌流下的离体肝脏频谱.结果灌流30min时A、B、C三组大鼠肝脏ATP(β-NTP/MDP比值,x±s)平均峰值分别为0.423±0.059、0.......
作者:蔡守旺;顾万清;冯玉泉;田建广;陈金明 刊期: 2001- 04
-
组合性人工肝的临床研究现状
因感染、药物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所致的肝功能衰竭,目前的发病率、死亡率仍然很高.其治疗仍局限于内科的护肝支持治疗,甚至原位肝移植(orthotopiclivertransplantation,OLT).基于这些治疗的局限性,近年来随着细胞学技术、生物工程学技术的发展,组合性人工肝(hybridartificialliver)或称肝细胞支持系统(hepatocyteliverassistsystems......
作者:蒋泽生;杨继震;高毅 刊期: 2001- 04
-
肝细胞腺瘤的诊断与治疗
肝细胞腺瘤(hepatocellularadenoma,HA)是一种肝细胞源性的良性肿瘤,临床少见.由于易同肝细胞癌混淆,在鉴别诊断方面比较困难.我科自1991年1月至1999年4月经病理证实的HA14例,现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李美荣;叶观瑞;何友钊;李运福 刊期: 2001- 04
-
原发性肝癌误诊为布-加氏综合征一例
患者,男性,37岁,因进行性纳差、腹胀2个月为主诉入院.查体发现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未见肝掌及蜘蛛痣,表浅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检查见腹壁静脉明显曲张,肝脏及脾脏未触及肿大,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实验室检查示HBsAg(+),AFP<400μg/L,肝功能检查示:GOT108U,GPT151U,ALP96U,TB23μmol/L,DB11μmol/L,ALB39g/L.B超及CT检查示肝脏大小正常,......
作者:王锦波;王雁 刊期: 2001- 04
-
剥离法治疗第Ⅷ段肝海绵状血管瘤九例
肝血管瘤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肝叶切除是目前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但手术难度大、死亡率高、肝脏损伤严重、并发症多,给手术带来很大风险,尤其是第Ⅷ肝段切除更为困难而危险.自1990年1月至1998年10月我们采用包膜外钝性剥离术治疗第Ⅷ肝段海绵状血管瘤9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9例中男2例,女7例,年龄31~57岁.肿瘤全部为单发,位于肝包膜下,大直径14cm,小直径6......
作者:王炜;苏刚;徐强;景生虹;马德强;马健文 刊期: 2001- 04
-
满足胆囊结石诊断漏诊胃癌八例
近年来,由于B超等检查的普及应用,胆囊结石诊断率较前些年明显提高.但因满足于胆囊结石诊断,而漏诊其它疾病的情况时有发生,我科自1989年1月至1998年1月收治了因满足胆囊结石诊断而漏诊的胃癌8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本组8例,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38~65岁.漏诊时间短1个月,长12个月.本组病例均以右上腹或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其中6例有近期腹痛渐加重,抗炎治疗效果不佳的情况.伴有纳差、消......
作者:郎庆华;吕建一 刊期: 2001- 04
动态资讯
- 1 胆管黏液腺瘤11例诊疗经验
- 2 P53蛋白和CA19-9对合并慢性胰腺炎的胰腺癌细胞学诊断的辅助作用
- 3 多发内分泌肿瘤Ⅰ型中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处理
- 4 脾血管内皮细胞瘤一例
- 5 改良逆行灌注法减轻原位肝移植术中损伤的研究
- 6 真核起始因子3d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 7 可调控的肝癌特异性基因治疗载体的构建
- 8 肝门胆管癌术后胆道系统并发症的防治
- 9 危重症肝移植病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围手术期治疗
- 10 儿童肝移植术后急性肝动脉血栓并胆管内胆泥介入治疗一例
- 11 肝脏低温保存再灌注损伤的细胞分子机理
- 12 胆囊切除后胆总管创伤性神经瘤一例
- 13 切断Arantius韧带暴露左肝静脉背侧43例体会
- 14 肝细胞凋亡在肝硬化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意义
- 15 血红素氧合酶-1减轻大鼠胆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 16 间充质干细胞在肝再生研究中的应用
- 17 大鼠肝、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残肝肝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 18 活体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
- 19 成人间不含肝中静脉右半肝活体肝移植静脉流出道重建技术的改进
- 20 活体肝移植的策略、创新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