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1年第1期文章
  • 化疗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中p53和bcl-2基因的调控

    目的 建立化疗药物丝裂霉素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模型,初步探讨在该凋亡过程中重要凋亡相关基因p53和bcl-2的调控作用。方法 用丝裂霉素诱导人肝癌细胞系HepG2凋亡,荧光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肝癌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凋亡细胞DNA片段的梯状条带,用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法检测凋亡不同时期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量。结果 8mg/ml丝裂霉素作用12,24,48h后,P53蛋白表达量明......

    作者:杨建青;杨连粤 刊期: 2001- 01

  • 肝癌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肝癌是世界上恶性程度极高,且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约有125万人患病。在我国肝癌目前已处于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每年至少有10万名新发现病人,和11万名肝癌病人死亡〔1〕。尽管目前肝癌的治疗方法有许多种,但治疗效果都十分有限,并未显著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大部分肝癌病人对化疗及放疗等治疗均不敏感,能手术根治的病人仅占15%。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理论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对肿瘤发病机制的不断认......

    作者:王征旭;王红阳;吴孟超 刊期: 2001- 01

  • 生长激素与肝脏

    人类生长激素(humangrowthhormone,hGH)是垂体前叶α细胞分泌的分子量为21500的蛋白质,由191个氨基酸组成。生长激素分泌受下丘脑中央隆起部产生的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rowthhormonereleasinghormone,GHRH)和脑、下丘脑、胰岛、胃肠道及体内其他部位产生的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所调节。SS主要控制着生长激素的基础分泌,而GHRH则控......

    作者:刘哲;刘永雄;冯玉泉 刊期: 2001- 01

  • 成年肝母细胞瘤一例

    病人男,47岁,因上腹不适1个月入院。查体: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无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肝脾未触及,无腹水征。化验:外周血常规正常,HBsAg(+),AFP正常,肝功能正常。腹部B超及CT检查均发现右肝约有5.0cm×4.0cm大小实性包块,考虑为原发性肝癌、剖腹探查:肝右后叶约有5.0cm×4.2cm×3.0cm大小包块,质硬,即行不规则肝切除,切缘距肿物约3cm,门静脉置化疗泵。术后病......

    作者:万叔良;潘玉琨 刊期: 2001- 01

  • 肝脂肪瘤一例

    女性,46岁,因右上腹进行性胀痛半年于1999年3月2日入院。既往无肝炎、外伤及血吸虫等病史,结婚20年未服用任何避孕药物。查体:一般情况良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右上腹轻压痛,无肌卫及反跳痛,莫非氏征(-),右肋缘下未触及肝脏,肝区轻叩痛,肝界不大,无移动性浊音。化验:肝功能正常,HBsAg(-),AFP8.8μg/L,血WBC5.5×109/L,RBC4.2×1......

    作者:李金龙;李荣祥;潘万能;陈勇 刊期: 2001- 01

  • 肝包囊虫感染胆瘘伴结膜黄疸一例报告

    病人男,21岁、藏族、有犬羊接触史。右上腹隐痛2年,期间曾发热一次,结膜黄疸,纳食差,水泻便8d。于1998年9月26日住院。查体:体温36.2℃,血压90/60mmHg,消瘦,精神略差,结膜黄染呈金黄色,右上腹轻度压痛,肝区叩击痛明显,一分钟胆红素78.2μmol/L,转氨酶63U,血沉74mm/1h,卡松尼氏试验阳性,B超提示肝右后叶直径6.1cm液性暗区,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绶伴心律不齐。于1......

    作者:蒋宗华;常春超;达娃次仁 刊期: 2001- 01

  • 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切除巨大肝海绵状血管瘤八例报告

    我院自1994年至1996年应用常温下全肝血流阻断(THVE)技术切除肝巨大海绵状血管瘤8例,其中男3例,女5例,肿瘤位于肝Ⅷ段4例,Ⅶ、Ⅷ段3例,Ⅴ、Ⅵ、Ⅶ段1例,瘤体大直径18cm,小10cm,平均13cm。方法是首先游离右半肝,解剖肝上下腔静脉(IVC)及肝下IVC,分别预置阻断带,然后施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于血管瘤外缘切开肝被膜,沿血管瘤包膜外钝性剥离,遇有通经肿瘤的管道系统均钳......

    作者:华向东;付庆才;刘国生 刊期: 2001- 01

  • 肝脏隐球菌性肝囊肿一例报告

    病人男性,61岁,因右上腹疼痛1个月以“右肝占位性病变”收住我院肝胆外科。病人1个月前出现右上腹疼痛,间断性隐痛,向腰背部放散,疼痛持续1~2h可自行缓解,无发热、黄疸,既往无类似腹痛史。外院CT检查发现右肝3cm×3cm高密度病灶,考虑“出血”性病变。查体:体温36.5℃,脉搏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2.5mmHg。发育营养正常,神志情楚。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

    作者:宋小文;金世龙;顾红光;袁涛 刊期: 2001- 01

  • 阻塞性黄疸病人外科治疗中检测AKBR和IV-C的指导作用

    由于各种原因所致肝内或者肝外胆管梗阻形成阻塞性黄疸,引起胆汁淤积,肝细胞损坏,出现轻重不一的肝硬化及全身一系列病理变化。目前很多的研究提示Ⅳ型胶原(collagentypeⅣ,Ⅳ-C)对肝硬化诊断均有较高价值,而动脉血酮体比(arterialbloodketonebodyratio,AKBR)则是反映肝细胞能量代谢的较准确指标。因此,我们对阻塞性黄疸病人手术前后联合测定Ⅳ-C和AKBR并报告如下。......

    作者:冉江华;杨炯;郭群;张家骅;陆晓青 刊期: 2001- 01

  • bcl-w、bcl-x基因表达与肝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肿瘤的生物学特性与癌细胞的过度增殖有关,更与癌细胞的凋亡减少有关。bcl-w和bcl-x是bcl-2家族的重要成员,前者编码产物具有抗细胞凋亡功能〔1〕,迄今有关bcl-w基因对肿瘤细胞凋亡调控的研究文献报道甚少;后者存在两种片段,bcl-xL有抗凋亡作用,bcl-xS具促凋亡活性〔2〕。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w和bcl-x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意义。  1.材料与方法:(1......

    作者:徐宏勇;李开宗;窦科峰;付由池;阎庆国;王映梅;李景梦 刊期: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