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年第8期文章
  • 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的定性诊断与分期,提高十二指肠乳头部肿瘤局部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行局部切除的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钳夹活检对十二指肠乳头癌的诊断符合率为55.6%.T1期腺癌的中位生存期显著性长于T2、T3期腺癌(分别为57个月和31个月).结论肿瘤局部切除术适用于良性十二指肠乳头肿瘤以及早期的十二指肠乳头癌;选用肿瘤局部切除术时,不能单纯依赖于十二指肠镜检......

    作者:李志伟;周宁新;冯玉泉;顾万清;张文智;黄晓强 刊期: 2003- 08

  • 区域淋巴结廓清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区域淋巴结廓清结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在常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基础上,进行区域淋巴结廓清,同时清除从腹腔动脉干至肠系膜下动脉的后腹膜组织,重点清除肠系膜根部淋巴结(14组)、肝十二指肠韧带内淋巴结(12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6组)、以及肝动脉旁(8组)、腹腔动脉旁(9组)淋巴结.结果53例胰头癌病人施行了以区域淋巴结廓清为重点的胰头癌根治术,......

    作者:张怡杰;唐岩;胡先贵;胡志浩;刘瑞;金钢;邵成浩 刊期: 2003- 08

  •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标准Whipple术围手术期观察:连续112例分析

    目的分析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与Whipple手术在围手术期恢复情况.方法将49例PPPD与同期63例Whipple术后恢复情况作对照比较.结果PPPD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减少,手术并发症略低,术后营养状况相似,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PPD组病人放置胃管时间、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大于Whipple组,但无统计学差异.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者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分别为35.5%、11.1%,术......

    作者:虞先浚;倪泉兴;张群华;傅德良;陈宗佑 刊期: 2003- 08

  • 环氧合酶2在胰腺癌中表达及其抑制剂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目的研究胰腺癌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探讨选择性COX-2抑制剂对胰腺癌生长的体内外抑制作用.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织(细胞)化学染色、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等研究胰腺癌组织和细胞株PC-3及PANC-1中COX-2表达.分析胰腺癌组织COX-2表达与临床TNM分期的关系.应用四唑氮蓝还原法(MTT)研究选择性COX-2抑制剂Cel......

    作者:王兴鹏;徐选福;王冰娴;谢传高;吴恺;董育玮 刊期: 2003- 08

  • Fas基因在胰腺癌细胞凋亡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诱导雌激素受体阳性胰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与Fas基因间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仪分离Fas(+)和Fas(-)胰腺癌细胞,通过TAM诱导Fas(+)和Fas(-)胰腺癌细胞株Bxpc-3凋亡,MTT法检测细胞活度,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RT-PCR-ELISA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AM可以诱导出Fas(+)胰腺癌细胞凋亡,不能诱导出Fas(-)胰......

    作者:刘大川;李非;孙家邦 刊期: 2003- 08

  • 伴活动性肝炎的肝细胞癌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探讨伴活动性肝炎的肝细胞癌的可切除性和安全性.方法26例伴活动性肝炎的肝细胞癌,平均肿瘤直径7.7cm,经术前短期护肝治疗后行肝肿瘤切除术,术后继续护肝治疗.结果26例肝癌均得到顺利切除,常见的并发症为一过性肝功能损害,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65min,平均出血量328ml.结论伴活动性肝炎的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虽有一定的挑战性,只要围手术期处理得当,仍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张绍庚;谈景旺;程俊波;吕立志;江艺;姚和祥 刊期: 2003- 08

  • 胰腺癌细胞中抗凋亡蛋白BAG-3的过度表达

    目的本文通过检测和比较人胰腺癌组织、正常胰腺组织和胰腺癌细胞株中BAG-3基因的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揭示抗凋亡蛋白BAG-3与胰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Northernblot和Westernblot的方法定性检测BAG-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定位检测BAG-3在胰腺癌中的表达.结果在mRNA和蛋白水平BAG-3在所有的胰腺癌标本和胰腺癌细胞株中存在中度到高度表达......

    作者:廖泉;胡亚;赵玉沛 刊期: 2003- 08

  • 靶向血管内皮细胞治疗胰腺癌的实验研究

    目的运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单克隆抗体,研究靶向血管内皮细胞治疗胰腺癌的可行性.方法建立裸小鼠人胰腺癌的动物模型,131I标记抗胰腺癌血管内皮细胞单抗,抑瘤实验.结果胰腺癌经单纯抗体治疗后,抑瘤率为68.50%,经131I标记的单抗治疗后,抑瘤率为85.06%,并抑制了转移,降低了死亡率,病理检查证实,经单抗治疗后肿瘤区微血管内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变性、坏死.血管周围大片肿瘤细胞坏死,瘤内血管密度......

    作者:夏红天;黄志强;袁玫;于占洋 刊期: 2003- 08

  • 地塞米松对单层培养的大鼠肝细胞分泌机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对大鼠肝细胞分泌机能的影响.方法用Seglen两步灌注法从F344大鼠肝脏中灌注并以低温离心分离肝细胞,然后单层培养.在Willam'sE培养基中加入地塞米松,通过位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通过荧光染料分泌实验及Rhodamin-Phallodine染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胆汁分泌机能和细胞骨架的改变.结果培养基中加入地塞米松后,肝细胞毛细胆管样结构扩张,荧光染料在扩张的毛细胆管样结......

    作者:王贵民;王忠毅;谭毓铨 刊期: 2003- 08

  • 肝脏未分化胚胎肉瘤一例

    肝脏未分化肉瘤,又称胚胎肉瘤(undifferentiatedembryonalsarcomaofliver,USL),临床少见.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及肝脏外科的迅速发展,此病的发现可能会有增加.作者就经治的1例成人USL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

    作者:黄亮;晏建军;严以群;周飞国;吴孟超;丛文铭;谭璐 刊期: 2003-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