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1998年第3期文章
  • 累及第二第三肝门巨大肝癌的手术切除

    目的累及第二第三肝门的巨大肝癌往往被视为不可切除,本文探讨其可切除性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25例累及第二第三肝门的肝癌,平均肿瘤直径14.78cm,分别压迫主要肝静脉根部或/和肝后腔静脉;进腹充分暴露肿瘤后在间歇性第一肝门阻断下切除肿瘤,切肝前根据需要预置腔静脉阻断带备用.结果25例肝癌均得到顺利切除,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平均手术时间205min,平均出血量1508ml;随访半年生存率87.......

    作者:王义;陈汉;吴孟超;杨广顺;张绍庚;卢军华 刊期: 1998- 03

  • 肝门胆管癌的鉴别诊断

    目的提高对肝门胆管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认识,减少对其误诊误治.方法对上海中山医院1993年1月至1996年12月收治的33例术前诊断为肝门胆管癌的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理结果,探讨影像学检查、肿瘤相关抗原、组织活检和细胞学检查以及手术探查对肝门胆管癌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结果根据病理结果,33例手术病例中有8例系其他肝门部梗阻性疾病被误诊为肝门胆管癌,误诊率占所有手术的24.2%.这8例被误......

    作者:秦净;王炳生;刘厚宝;孟承伟 刊期: 1998- 03

  • 脾损伤采用保脾技术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通过系列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达到在脾损伤时采用多种方法保留脾功能.方法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基础上,应用保脾术于临床,近20年我们收治脾损伤263例,其中全脾切除83例(31.56%);采用多种保脾技术180例(68.44%).后者行切脾后自体脾移植90例,脾修补和部分切除45例,脾动脉单纯结扎或保留副脾10例,非手术疗法保脾35例;脾修补的方法是用4号丝线作褥式或间断缝合;脾移植是取脾的25%切......

    作者:马宏敏;蔡志民;杨新华 刊期: 1998- 03

  • 门静脉和外周血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表达对肝移植急性排斥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门静脉和外周血中肝移植急性排斥的早期诊断特异标志物.方法建立金黄地鼠至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受体门静脉和外周血中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mRNA的表达,并以同基因肝移植为对照.结果急性排斥肝移植组术后3天门静脉和外周血中均有穿孔素和颗粒酶B基因mRNA表达,4天后表达明显增强,并贯穿整个排斥反应的全过程,但外周血表达的强度明显较门静脉血为弱,......

    作者:张绍庚;吴孟超;姚和祥;陈汉;钱其军 刊期: 1998- 03

  • 利用自体带蒂组织瓣修复手术后胆管狭窄

    目的评价利用自体带蒂胆囊瓣、胃瓣和空肠瓣修复治疗手术后胆管狭窄的长期疗效.方法对从1992年11月至1995年5月,利用自体带蒂组织瓣修复治疗的4例手术后胆管狭窄病人进行了总结.男女各2例,年龄37~69岁,平均48岁.胆管狭窄Ⅱ型和Ⅲ型各2例.用自体带蒂胆囊瓣、胃小弯前壁胃瓣和空肠瓣分别修复治疗1例、2例和3例.结果无手术死亡和并发症.4例均随访,随访时间为33~63个月,平匀50.5个月.无明......

    作者:王敬;刘永雄;冯玉泉;黄志强 刊期: 1998- 03

  • 单极植入式微波天线肝组织微波凝固实验研究

    目的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导入微波,尽可能完全凝固深部肿瘤而又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方法采用UMC-I型超声引导微波凝固治疗仪进行离体及活体肝实验.结果微波频率2450MHz、27mm长度芯线天线辐射肝组织,可形成类圆形椭球体凝固区;能量60W300s辐射可形成约3.7cm×2.6cm×2.6cm不可逆凝固坏死区,对应该坏死区边缘的温度为61.95±5.81℃;微波作用后肝组织坏死与温度分布及声像图变化有良......

    作者:于晓玲;董宝玮;梁萍;曾宪其;王培江;王向东;苏莉;陈东风 刊期: 1998- 03

  • 腹腔镜脾切除术

    1991年,Delaitre首先报道了一腹腔镜脾切除术(LS)的病例,此后很多医生采用这一技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等血液病.虽LS的手术时间较开腹脾切除术(OS)长,但就术后住院时间、胃肠道功能完全恢复时间、术后麻醉药用量及美观等方面而言,LS均优于OS,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脾脏切除的新方法.......

    作者:丛林;张建希 刊期: 1998- 03

  • 巨大游走脾一例报告

    患者,女,33岁,农民.因腹部包块伴轻度胀痛一年,于1996年10月31日入院.患者于一年前无明显原因发现左下腹部有一包块,约拳头大小,可随体位变动而改变位置,伴有轻度胀痛,向左腰部放射,运动时痛感加重,平卧后症状减轻.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min,血压17/11kPa,消瘦,盆腔内可扪及20cm×16cm包块,质中等硬度,有轻度压痛,边缘清楚,表面光滑,活动度大,脾浊音区消失.B超检......

    作者:周玉翠;余国生;吴中南 刊期: 1998- 03

  • 48例外伤性脾破裂外科治疗体会

    我院于1990~1997年共行脾破裂急诊手术48例.2例因严重复合伤死亡,余46例均治愈,46例中行全脾切除26例,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12例,脾部分切除4例,脾修补3例,大网膜包脾1例.......

    作者:任季鹰;张红裔 刊期: 1998- 03

  • 胆固醇单水结晶的形成与胆囊上皮超微结构改变关系的研究

    作者用电镜对胆固醇单水结晶(CMC)的形成和胆囊上皮进行了系统观察,旨在为探求胆固醇结石成石机理提供有益信息.......

    作者:汲崇德;郑泽霖;李颖;栗振宝 刊期: 199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