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目的研究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方法取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A组)的全层胃壁进行HE、弹性纤维、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染色,观察常规组织病理学、炎性细胞、各型纤维和血管分布的变化,并用同期胃溃疡病人(B组)的全层胃壁作对照.结果两组胃黏膜层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的分布无差异,但是B组胃黏膜层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多于A组.A组黏膜层可见散在的毛细血管,其横截面积却远小于B......
作者:潘卫东;许瑞云;刘勇;郑树森 刊期: 2003- 10
-
胰胆管合流异常合并胆道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阐述胰胆管合流异常这种解剖学异常的临床分型与其所导致胆道肿瘤的关系,探讨如何选择适当的、合理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79年12月至2001年10月间所收治的64例胰胆管合流异常症病人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分型与其合并胆道肿瘤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人中:胰管型(P-C型)28例,合并胆道肿瘤11例;胆管型(C-P型)32例,合并胆道肿瘤8例;共同通道型4例,胆道肿瘤2例.结论胰胆管合流......
作者:张立军;李洁;于则利;陈佛来;龚家镇 刊期: 2003- 10
-
乌司他丁对门脉高压症出血病人肝功能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门脉高压症出血病人肝功能变化情况,同时评价应用乌司他丁(Ulinastatin,UTI)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6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出血病人分为两组:Ⅰ组(n=22)为一般治疗组,Ⅱ组(n=24)为UTI治疗组,分别检测Ⅰ、Ⅱ组出血后1,2,4,7,10,14d血ET变化情况,并检测1,7,14d的肝功能.另选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未出血病人(n=20),检测血浆ET,作为对照组.结果出血后7,14......
作者:黄飞舟;罗宏武;刘浔阳;石光清;任树平 刊期: 2003- 10
-
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探讨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PICC)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总结分析1991~2000年间我科收治的46例PICC病人诊断、治疗及预后的资料.结果(1)本病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部分病例可并存乙型肝炎(20%)、肝硬化(45%),部分伴有肝内胆管结石(20%),血清AFP升高(30%);(2)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的诊断率分别为90.0%、95.4%及100.0%;(3)......
作者:叶林 刊期: 2003- 10
-
原位脾脏切除术256例体会
目的总结原位脾脏切除术比较于传统脾脏切除术的优越性和不足.方法对1999年7月至2002年5月实施的256例原位脾脏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与传统的脾脏切除术相比,原位脾脏切除术通过在保持脾脏原位状态下离断胃短血管和脾门血管,更有利于保护胃壁、胰尾、脾静脉等重要结构,预防胃瘘、胰尾瘘、术后大出血、脾静脉及门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尽管该术式操作平面深在,对术者的技术要求高,但本组资料显示,脾脏......
作者:孙文兵;张珂;张效东;李志伟;王洪波;纪旭;洪智贤;李文淑;赵妮娜 刊期: 2003- 10
-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胃底坏死穿孔临床分析(附7例报告)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胃底坏死穿孔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并发胃底坏死穿孔7例.非手术治疗6例,手术治疗1例.结果在7例胃底坏死穿孔中,并发大出血3例,低钠低氯血症6例,左胸腔感染1例.死亡4例.分别死于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左胸腔严重感染、气液胸;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结论并发胃底坏死穿孔的原因中有些与手术方法和技术有关,有些与胃的损伤、胰腺损伤有关.早期......
作者:刘亚光;牛力春;高志清 刊期: 2003- 10
-
肝吸虫病合并胆管癌29例报告
目的探讨肝吸虫病与胆管癌之间的病理机制及其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肝吸虫病合并胆管癌病人29例.结果男性21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2.5岁,高分化腺癌13例(44.8%),低分化腺癌16例(55.2%).根治性肿瘤切除术21例(72.4%),姑息性内引流术5例,剖腹探查活检术3例;生存10年者2例,5年者3例,3年者6例,1年者13例,6个月者4例,3个月者1例.结论(1)肝吸虫感染、肝吸虫......
作者:王友顺;陈保华;余力;厉周 刊期: 2003- 10
-
手助的腹腔镜脾切除术
目的探讨手助的腹腔镜脾切除术手术技术.方法用手助技术完成5例腹腔镜脾切除术,其中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例,血吸虫性肝硬化、脾肿大及脾功能亢进伴胆囊结石2例.3例行手助的腹腔镜脾切除术,2例同时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助腹腔镜巨脾切除.结果2~5h完成手术,术中出血少.病人术后恢复顺利.结论手助腹腔镜脾切除术操作安全、手术时间缩短,并使腹腔镜切除较大脾脏成为可能.......
作者:朱江帆;陈江;张华云;章勇;钟金龙 刊期: 2003- 10
-
门脉系统成像诊断对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
目的比较超声多普勒、电子束CT门静脉成像、间接和直接门静脉造影术前评估门静脉高压症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00年2月到2002年10月,对4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术前分别行超声多普勒、电子束CT门静脉成像、间接和门静脉造影检查,对比研究四种检查方法显示门静脉血流和血栓、门奇静脉侧支血管的检查结果.结果超声多普勒、电子束CT门静脉成像、间接门静脉造影和直接门静脉造影显示门静脉血栓分别为10%,12......
作者:徐旻;吴性江;曹建民;黎介寿 刊期: 2003- 10
-
尿激酶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尿激酶区域动脉灌注(LAI)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微循环的影响.方法以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1ml/kg)制成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以生理盐水LAI为对照,检测血浆和全血粘度,观察胰腺病理变化,并以激光多普勒检测大鼠胰腺血流量.结果SAP血浆和全血粘度明显升高,血流量下降,与正常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
作者:徐敏;王成友;程书榜;郑凯 刊期: 2003- 10
动态资讯
- 1 肝脏移植热缺血损伤的研究进展
- 2 一氧化氮在阻塞性黄疸病人肝脏损害中的作用
- 3 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管引流的技术探讨
- 4 活化的肝星状细胞促进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
- 5 肝移植术后T管滑脱的处理
- 6 囊性肝包虫病破入腹膜外间隙二例
- 7 MARS在PBLT术中的应用和简化的静脉转流的临床研究
- 8 静脉镇痛麻醉在逆行胰胆管造影中的应用
- 9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内胆管穿刺置管引流479例分析
- 10 吉西他宾联合希罗达治疗复发或转移性胆管细胞癌41例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观察
- 11 肝性脊髓病肝脏移植术后的疗效观察
- 12 胰腺癌术后急性重症胰腺炎伴发韦-克氏综合征一例
- 13 腹腔镜肝切除200例单中心经验
- 14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毛霉菌感染11例分析
- 15 胰头癌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本环周切缘的研究进展
- 16 复方中药对肝硬化大鼠肝组织内皮素-1mRNA表达的影响
- 17 肝门部胆管癌53例临床分析
- 18 两种方案预防肝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再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 19 腹腔镜与开腹胰体尾切除术并发症的Meta分析
- 20 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