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年第11期文章
  • 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区域动脉灌注治疗

    目的探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pancreaticnecrosis,IPN)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1999年8月以来采用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12例IPN病人,其疗效与1995年6月以来采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的22例IPN病人进行比较.结果手术组的死亡率为36.4%、并发症发生率为72.7%、二(多)次手术率为22.7%、住院时间为(43.0±12.0)d、住院费用为(8.......

    作者:周蒙滔;张启瑜;陈笑雷;余正平;郑晓风;姚建高;施红旗 刊期: 2003- 11

  • 不同状态胆囊组织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目的探索不同生理病理状态的胆囊组织各自特异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FT-IR)表现.方法应用FT-IR对8例正常胆囊组织、10例炎性胆囊组织和10例胆囊癌组织进行检测,结合常规病理结果总结不同组织的光谱特征.结果胆囊正常、炎性和癌组织具有不同的FT-IR光谱表现,1550cm-1处的酰胺Ⅱ带在癌组织中显得较弱,峰形低平,而在正......

    作者:王健生;石景森;徐怡庄;段小艺;张莉;朱爱军;翁诗甫;吴瑾光 刊期: 2003- 11

  •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区域辅助化疗预防转移复发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经皮下植入式药物输注系统(DDS)区域辅助化疗预防转移复发的效果.方法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同一手术组行肝癌根治性切除并有肿瘤巨大、多灶、包膜不完整、伴有血管侵犯等转移复发危险因素者308例,其中115例于术中经肝动脉和(或)门静脉放置DDS作为试验组,193例未置DDS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在术后4~6周经DDS行肝脏区域化疗栓塞,此后视情况隔2~4个月重复......

    作者:吴志全;樊嘉;邱双健;周俭;贺轶峰;汤钊猷 刊期: 2003- 11

  • 口服去氧氟尿苷后检测肝癌组织中氟尿嘧啶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癌术前口服去氧氟尿苷后其代谢产物氟尿嘧啶在肿瘤及肝组织的浓度分布.方法肝癌切除术前口服去氧氟尿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转移淋巴结、卫星灶癌组织、肿瘤中央癌组织、肿瘤周边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血液中氟尿嘧啶的浓度,并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口服去氧氟尿苷后转移淋巴结的氟尿嘧啶浓度为11.8μg/g,卫星灶癌组织为12.2μg/g,肿瘤中央癌组织氟尿嘧啶浓度为6.2μg/g,周边......

    作者:郑进方;王海东;吴奕强;黄春新;周开伦 刊期: 2003- 11

  • 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

    目的探讨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980年2月至1999年2月128例肝胆管结石采用肝切除治疗的术式和治疗效果.结果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占整个手术治疗病人的41.29%.其中左外叶切除78例,占60.94%;左半肝切除18例,占14.06%;肝方叶切除7例,占5.47%;右半肝及右肝段切除25例,占19.53%;附加胆肠吻合术50例,占39.06%.手术并发症18例,占14.0......

    作者:李庆怀;高静涛;曹嘉华;熊剑平;何效东;秦建伟 刊期: 2003- 11

  • PTEN蛋白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肿瘤抑制基因产物PTEN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作为一种评估肝细胞癌(HCC)生物学特征的分子标记的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3组共43例(孤立性大肝癌、小肝癌及多结节肝癌组)HCC病例与6例正常肝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分析HCC中的PTEN蛋白表达与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PTEN蛋白在正常肝组织及HCC癌旁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分化程......

    作者:杨平洲;杨连粤;黄耿文;刘合利 刊期: 2003- 11

  • 49例胰腺癌血管浸润的术前评估与手术切除方法探讨

    目的对进展期胰腺癌血管浸润的程度、范围进行影像学评估及手术切除可行性判断并探讨其切除方法.方法对经术前CT和MR/MRCP检查伴血管浸润的49例进展期胰腺癌进行影像学分析,根据临床及影像学特征确定手术指征,同时根据术中发现确定对受累血管的处理和手术方法.结果49例伴血管浸润的进展期胰腺癌中,影像学评估无手术指征者6例,其余43例接受手术探查的病例中,施行肿瘤手术切除30例,切除率为69.8%,其中......

    作者:王春友;熊炯昕;周峰;吕平;陈立波;范骥 刊期: 2003- 11

  • 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与胆管胶原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目的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影响胆道修复重建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对于胆管狭窄手术时机对术后胆管再狭窄的影响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了解手术时机与胆管胶原组织含量变化的关系,为临床上损伤性胆管狭窄手术时机的选择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方法荣昌大白猪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胆管梗阻15d组、胆管梗阻1个月组、胆管梗阻3个月组.建立胆管损伤模型,胆管修复方式为狭窄段胆管切......

    作者:詹国清;董家鸿;王槐志;杨占宇;戢强 刊期: 2003- 11

  • 常温下一次性和间断肝门阻断对肝损伤的对比研究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保护作用

    目的对比常温下一次性和间断入肝血流阻断法所致肝损伤,并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32只,按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及是否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分为4组,即一次性阻断加和不加GSH(CP和CA)组及间断阻断加和不加GSH(IP和IA)组,每组8只.CP和CA组持续阻断肝门40min,IP和IA组阻断2个20min并间隔5min,再灌注时间为60min.观察指标为肝组织丙二醛(MDA)和......

    作者:周立;芮静安;周柔丽;彭学敏;王少斌;陈曙光;曲强;赵玉沛 刊期: 2003- 11

  • 常温下缺血预处理对肝细胞凋亡调节基因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常温下大鼠肝脏缺血预处理对细胞凋亡调节基因C-jun和Bcl-XL的表达及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IR组,10只)、缺血预处理组(IP组,10只).S组在游离肝蒂后、IR组和IP组在再灌30min后0、1、3、6、20h点采集肝组织标本切片行肝细胞凋亡,C-jun和Bcl-XL基因表达及形态学改变等检测.各组均在3、......

    作者:胡国潢;吕新生 刊期: 200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