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血脾屏障结构与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确立血脾屏障的结构,探讨其在脾脏免疫反应中的作用.方法90只健康昆明种小白鼠,随机分成三组,A组于尾静脉注射炭粒混悬液,B组注射新型隐球菌混悬液,C组注射炭粒+新型隐球菌混悬液,注射后分别于3h,1d,3d,7d,14d,28d,取脾组织作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3h组炭粒和细菌绝大多数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边缘区的脾窦内,白髓未见炭粒和细菌,1~3d被边缘区脾窦内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大量吞噬,3d以后吞噬......
作者:蒋登金;郭光金;陈维佩;张天飞;张坤 刊期: 2002- 01
-
正常脾脏与肝硬化脾脏组织基因表达概况分析
目的了解正常脾脏与肝硬化脾脏的基因表达概况,寻找在两者之间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以正常脾脏及肝硬化脾脏组织的总RNA反转录合成含有α-32PdATP的cDNA为探针,与Atlas微阵列表达分析膜进行差异杂交.结果放射自显影结果经AtlasImageTM软件分析显示:在所分析的588种已知基因中,CK8、ICE-LAP6、PISSLARE等32个在肝硬化脾脏组织中表达上调,byglycan、Caspa......
作者:刘连新;朱安龙;赵金朋;许军;姜洪池;王秀琴;刘芝华;吴旻 刊期: 2002- 01
-
门静脉高压症大鼠联合断流术后胃壁病理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胃壁的病理变化以及与门静脉高压性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用门静脉部分缩窄法制备肝前型门静脉高压症(PHPH)大鼠模型,并设立假手术(SO组)对照;在证实门静脉高压症形成后,两组均予施行联合断流术,分别在断流术后0,3,7,14,30,90d取材;常规病理切片,计算机图像分析胃壁各层厚度及胃壁内血管变化.结果PHPH组在联合断流术后,胃粘膜下层及肌层厚度先出现下降(P0.05......
作者:李建平;徐泱;张熔熔 刊期: 2002- 01
-
脾切除对小鼠肠道细菌移位的影响
已有研究证明脾脏切除后肺脏的清除细菌功能[1]和肝脏的杀菌功能[2]降低.脾脏切除对肠道细菌移位是否也有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作者:韩殿冰;黄凤瑞;陈维佩;郭光金;李俊 刊期: 2002- 01
-
胆囊癌细胞中P-糖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对胆囊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罕见报道.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了29例手术切除的胆囊癌组织标本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李东华;王占民;夏仲玲 刊期: 2002- 01
-
巨大中央坏死型脾肿瘤一例
病人,男,61岁,因感上腹部闷胀不适10个月,于1999年7月28日由外院转入.病人10个月前感上腹部闷胀不适,无发热、咳嗽、黄疸、返酸、纳差、黑便及明显腹部疼痛等病史.病程中多次住院治疗,B超曾报告过脾大及回声不均.查体:神志清楚,发育正常,消瘦,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部膨隆,腹软,左中上腹按压有不适感.脾脏左肋下3cm,边缘整齐,表面光滑,无压痛,质地中等.未及明显血管杂......
作者:吴俊华;张克明;和春芳 刊期: 2002- 01
-
肝总管肉芽肿一例
病人,男,31岁,因皮肤、眼黄半年,加重一个月于1998年4月10日住院.即往无肝炎、肺结核、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及血吸虫病史.查体:皮肤巩膜重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腹平软,肝、脾、胆囊未触及,全腹无压痛,Murphy征阴性,肝区无叩击痛.实验室检查:血总胆红素107.3μmol/L,直接胆红素38.7μmol/L,碱性磷酸酶514U/L,γ-谷氨酰转肽酶227U/L,谷丙转氨酶91U/L,谷草......
作者:李其云;高乃荣;汤文浩;杨德同;王凤臣 刊期: 2002- 01
-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TIPS)在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中的应用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TIPS)由Colapinto等于1982年首先应用于临床,是一项在肝内建立门体分流的技术.经颈静脉、肝静脉向门静脉主要分支穿刺后,扩张肝内穿刺道,并植入支撑架,形成门体分流.TIPS降低门脉压的效果可靠、创伤性小,1992年国内引进后曾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度广泛应用.......
作者:程留芳 刊期: 2002- 01
-
TIPS与肝移植
TIPS是指通过颈内静脉在门静脉分支和肝静脉分支之间的肝实质内放置金属支架,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有效地控制曲张静脉破裂急性大出血和顽固性腹水,成功率为85%~95%,死亡率仅为1%.TIPS作为肝移植前一种较佳的介入治疗手段,可避免分流术增加移植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和降低手术风险.当支架发生阻塞或失效时,就必须尽早施行肝移植手术.......
作者:李宏为;周光文;杨卫平 刊期: 2002- 01
-
TIPS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现状、地位与发展趋势
20世纪60年代初,已经有人开始TIPS技术的动物实验研究.但直到15年后,随着可扩张金属支架管的出现,动物实验中的TIPS技术才有了临床应用的可能.到了1988年,出现了临床上应用TIPS的报道.以后临床应用TIPS技术的报道迅速增加,技术进一步完善,指征不断放宽,同时出现了一些关于疗效的大宗病例的报道.目前TIPS被认为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微创技术.......
作者:王宇 刊期: 2002- 01
动态资讯
- 1 联合血管切除术在胰头癌治疗中的临床意义(附34例报告)
- 2 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区域辅助化疗预防转移复发的前瞻性研究
- 3 丹参对大鼠胰岛获取和冻存及体外培养影响的实验研究
-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特殊类型胆囊管的处理
- 5 单纯疱疹病毒Ⅱ型胸苷激酶基因对人原发性肝细胞癌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
- 6 真核起始因子3d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 7 胃肠道异位胰腺的诊断与治疗(附18例报告)
- 8 谈开展临床肝移植的必备条件
- 9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88例临床分析
- 10 肝移植术后胆道铸型综合征103例治疗体会
- 11 经胆囊管胆道造影与外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
- 12 IQQA(R)-Liver系统肝脏辅助规划手术方案与实际手术的相关性
- 13 肝脏结节性淋巴组织增生一例
- 14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患者肝功能及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5 蛋白酶ICH-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bax表达的关系
- 16 Whipple术中对异位起源于肠系膜上动脉并绕门静脉后方上行的肝总动脉的处理方法
- 17 实时虚拟导航引导肝癌射频消融治疗
- 18 专业组与非专业组胰十二指肠切除之比较
- 19 胆囊癌确定治疗的思维程序
- 20 内镜置入可膨式金属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