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1年第11期文章
  • 多电极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浅析

    多电极射频消融技术在上世纪90年代初作为一个较成熟的手段用于肝脏肿瘤,后引入国内,近5年来,各应用单位已有了一定临床应用的实践积累,编出一组初步总结以供参考.这一技术的应用为肝癌的综合治疗增强加了一个实用和有效的手段,它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病理状态下肝癌病人的治疗需要,而且在以手术切除肝癌为中心的综合治疗中可用以与其它介入手段相互补充和完善,在不可切除肝癌的病人以其介入途径、B超定位和引导,据情调节能......

    作者:马宽生 刊期: 2001- 11

  • 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传统观点认为,手术切除是治疗该症的好方法.我们应用经皮穿刺多电极射频热损疗法(per-cutaneousmultiproberadiofrequencyablationther-apy)[1]台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崔彦;周立艳;侯彦君;林京;许永杰;王平;董满库;吉敏;刘子沛;李晓鸥;肖广生;陈昌玮 刊期: 2001- 11

  • 微阵列分析肝癌组织中的整合素

    目的了解肝癌中整合素的表达概况,探寻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方法以肝癌及癌旁正常肝组织的总RNA反转录合成含有α-32PdATP的cDNA为探针,与Atlas微阵列表达分析膜进行差异杂交,并应用半定量RT-PCR验证.结果放射自显影结果经AtlasImageTM软件分析显示:在所分析的588种已知基因中,整合素相关的基因共有17个,其中integrinalpha8、betal、beta7、......

    作者:刘连新;朱安龙;曲欣;姜洪池;刘芝华;吴秀琴;吴旻 刊期: 2001- 11

  • 肝癌自发性破裂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血管沉积

    目的探讨肝癌自发性破裂的发病机理.方法肝癌破裂及非破裂病人的标本各30例,采用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查其血管壁上有无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结果研究发现,肿瘤破裂的病人血管壁上有由乙肝病毒el抗原(HBeAg/1)、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1q所组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主要沉积在小动脉壁的弹力膜上.破裂组该复合物的血管壁沉积率为73%,非破裂组的仅01).结合既往的研究,证实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沉积处,其小......

    作者:朱立新;耿小平;范上达 刊期: 2001- 11

  • 肝癌病人门脉血流动力学特征与肝储备功能

    目的探讨HCC病人门脉血流动力学特征及与肝储备功能的关系.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流速剖面技术检测拟接受手术的29例HCC门脉血流状态,以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和正常人为对照,分析耐受和不耐受手术HCC者术前门脉血流状态差异.结果HCC组门脉血流特点是:在门脉主干(PT),大截面平均流速(CSVmax)低于正常组、高于肝硬化组(P<0.01);流量低于肝硬化组(P<0.01)而与正常组无差异;瘀血指数(CI)......

    作者:殷晓煜;吕明德;黄洁夫;梁力建;谢晓燕 刊期: 2001- 11

  • 人肝静脉间侧支循环的标本观察和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观察30例人肝静脉间的侧支循环,分析肝静脉受阻后其血流方向、梯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预备30例用肝素灌洗保存的尸肝,用墨汁、泛影葡胺等造影剂逆行灌注各肝静脉,观察造影剂在肝内的分布情况并测定其组织含量.结果各肝静脉间肝实质内和肝表面被广泛染色和造影剂充盈,各肝静脉区泛影葡胺组织含量大至相同(P>0.5),仅左、右肝静脉间泛影葡胺组织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对于正常肝脏,肝静脉阻塞或结扎时肝......

    作者:刘安重;声琦萍;马毓灵;刘宏;陈孝平;孟春城 刊期: 2001- 11

  • 肝切除术治疗肝癌破裂出血13例

    肝癌破裂出血是肝癌病人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中瘤常属进展期,预后较差.止血多采用肝动脉结扎或填塞缝扎等措施.我院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对肝癌破裂出血部分病例进行肝癌切除术,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海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海口市,570311......

    作者:郑进方;王海东 刊期: 2001- 11

  • 位于肝右叶脏面近第一肝门处原发性小肝癌的处理

    位于肝右叶脏面近第一肝门处的原发性小肝癌,由于其特殊的毗邻关系,术前若无充分的思想准备,常致严重的后果.本组于近期一年内收治该部位原发性肝癌15例,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卢军华;杨广顺 刊期: 2001- 11

  • 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细胞癌203 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肿瘤治疗观点的改变和外科治疗技术的发展,原发性肝细胞癌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提高,手术死亡率已下降至0%~10%[1].但远期疗效仍不能令人满意,术后5年生存率仅30%~50%[1].为了探索提高原发性肝细胞癌的手术治疗效果,本文总结了1991年6月至1999年6月5年间203例病人手术切除的经验体会,并结合文献简要讨论.......

    作者:顾红光;王仁云;蔡景修 刊期: 2001- 11

  • 肝损伤后并发胆瘘的治疗经验与教训

    胆瘘是严重肝损伤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原因有:肝脏创面上遗漏较大胆管分支未予结扎,肝创伤部清创不彻底,失活的肝组织液化,感染导致创面上较大胆管支溃破以及结扎胆管的线结脱落等.大多数胆瘘经清创引流可以逐渐愈合,只有少数经久不愈的胆瘘才需采取根治性手术.我院1977年1月至1998年12月共收治肝损伤病人262例,术后并发胆瘘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训臣;余开焕;姚峰 刊期: 200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