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第4期文章
  • 经腹腔镜治疗肝胆管良性疾病探讨

    为扩大腹腔镜外科手术的适应证范围,1996年6月至2001年4月间,我们为60例肝内外胆管良性疾病选择不同术式进行腹腔镜手术,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存川;陈鋆;徐以浩 刊期: 2002- 04

  • 微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微切口胆囊切除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迅速在各地广泛开展.但操作不当,仍可出现严重并发症.目前对该术式的效果评价仍有争议.现将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900例微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李留峥;罗开元;罗廷光;何启良 刊期: 2002- 04

  •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肝门胆管癌诊治中的价值

    我们从1998年1月至2001年1月对32例肝门部胆管癌和20例胆囊息肉病人行4种血清学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并对16例根治性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病人进行随访.......

    作者:李哲夫;王一;李洪;胡义利;王训颎 刊期: 2002- 04

  • 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切除(附33例报告)

    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活质量已有明显提高[1,2].但除少数医院之专业组的手术方式有一定进展外,就整体而言,目前对该病的手术治疗尚无实质性进展.鉴于此,作者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81~2001年根治性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33例临床资料(占同期肝门部胆管癌的36.3%),以期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飞跃;李莹;王陆林;谢志征 刊期: 2002- 04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展初期减少并发症发生的一些体会

    当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发展势头对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OC)提出了取代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基层医院拟开展LC术,而开展LC术的初期阶段往往是并发症的高发期[1].因此,本文结合我院的经验,对降低LC术开展初期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经验体会以供借鉴.......

    作者:郑树森;沈岩;黄东胜;王伟林;张珉;梁廷波 刊期: 2002- 04

  • 经皮经肝胆道镜在治疗术后肝外胆管狭窄中的应用

    目前开腹胆囊切除术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肝外胆管损伤的发生率已降至0.2%.但由于施行胆囊切除术患者数量的不断增多,发生胆管损伤的绝对数也就更大了[1],再次手术胆道成形、胆肠吻合,创伤大,病人难以接受.我们实行了经皮经肝胆道镜(percutaneoustranshepaticcholangioscopy,PTCS)治疗狭窄,取得较好近期效果,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金斗;刘京山;孙立中;张宝善 刊期: 2002- 04

  • 进一步降低胆道外科再手术率

    胆道疾病以其复杂的中空结构和功能,在诊断治疗上存在着种种难点,其中又较集中地反映在高位胆管阻塞性病变的处理中.在临床上的突出表现即良性阻塞性胆道感染的高死亡率和相关联的外科治疗的高再手术率,随着近50年的认识和实践的积累,新手段、新技术和新药物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提高,我们应该运用和发展已有的认识和经验,进一步改变被动的局面.强调进一步降低胆道外科再手术率的意义在于:①胆系不同原因、不同......

    作者:刘永雄 刊期: 2002- 04

  • 正常胆囊、炎性胆囊和胆囊癌组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的初步研究

    胆囊癌由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困难,预后极差.探索一种能对早期可疑病变做出快速准确且基于分子水平的诊断方法,以提高对早期胆囊癌的诊断和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的预后一直是外科医师努力的方向.近年来随着振动光谱实验技术的进步,应用光谱方法于临床疾病的研究已有报道[1,2].本研究首次应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FT-IR)对正常胆......

    作者:王健生;石景森;徐怡庄;翁诗甫;吴瑾光 刊期: 2002-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