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8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
肝脏移植术后的血管并发症及其处理
随着肝移植技术的提高、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和器官保存方法的改进,其疗效已有明显提高.然而,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仍然是阻碍移植肝和受体病人存活率进一步提高的主要原因.其中血管并发症是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造成术后受体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现对此作一综述.......
作者:江春平;丁义涛;朱岳 刊期: 2004- 05
-
辅助性部分原位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现状
1969年Trey等首次提出暴发性肝功能衰竭(fulminanthepaticfailture,FHF)的定义,是指在既往无肝病的基础上,起病8周内出现脑病.现在普遍采用的概念是根据Grady等的主张将FHF分为3类:超急性肝功能衰竭是自黄疸的出现到脑病的发生限于7d内;急性肝功能衰竭是自黄疸的出现到脑病的发生限于8~28d内;亚急性肝功能衰竭是自黄疸的出现到脑病的发生限于5~12周内[1].......
作者:肖卫东;吴伟顶;彭承宏;李宏为 刊期: 2004- 05
-
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预防肝移植后HBV复发
随着移植技术的改进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提高,肝移植在过去的20年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现已成为治疗各种急慢性终末期肝病的有效办法.在众多肝移植适应证中争论较大的是HBV感染后的晚期肝病病人,原因主要是移植术后HBV再感染,致使移植肝存活时间短.......
作者:巫林伟;何晓顺 刊期: 2004- 05
-
Survivin在肝癌中的表达及与p53表达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Survivin在肝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突变型p53之间的关系.......
作者:陈明;伊新;林木生;缪辉来;陈念平;包仕廷 刊期: 2004- 05
-
幽门螺杆菌与胆石成因关系的探讨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roli,Hp)与胃炎、胃溃疡、胃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性幽门螺杆菌淋巴瘤(MALT)等的关系已经得到公认,但Hp与胆石成因的研究鲜为人知且存在争议.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甚少,我们自2001年6~12月对收治的胆囊结石病人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Hp与胆石成因的关系.......
作者:黄成;吴志棉;余俊峰;陈流华;谭敏 刊期: 2004- 05
-
肝移植后血清乙肝表面抗体的来源及临床意义
肝移植是终末期肝脏疾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HBIG)是预防乙肝相关性肝脏疾病肝移植术后乙肝复发的主要药物之一[1],据信与拉米呋啶合用可取得令人满意的预防效果[2].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未使用HBIG的乙肝相关性肝脏疾病肝移植后近期乙肝表面抗体总体阳性率超过三分之二,单独应用拉米呋啶预防乙肝复发者也有73.1%的阳性率.在未使用HBIG预防的肝移植受体术后发现anti-HBs阳性的......
作者:卢实春;刘勇;严律南;李波;王兰兰;文天夫;赵纪春;林琦远;刘隽;王晓波;赖威;乌建平;刘山 刊期: 2004- 05
-
脾脏平滑肌肉瘤并脾静脉瘤栓一例
病人,男,40岁.因左上腹痛2个月,左上腹包块1个月入院.病人于2002年8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腹持续性隐痛不适,无发热、畏寒,无恶心、呕吐,在当地乡镇医院抗炎治疗,腹痛有所减轻.9月下旬病人自己摸到左上腹一拳头大小包块,质硬,按之不痛.发病后包块无明显增大,仅感左上腹持续性隐痛不适,无纳差、消瘦,无黑便.......
作者:孙力勇;范西红;张小化 刊期: 2004- 05
-
胆总管空肠吻合口巨大结石误诊为肝门部肿瘤一例
病人,男,36岁.因被人拳击腹部受伤伴上腹部疼痛半月余入院.上腹部疼痛呈持续性隐痛,无规律,不能自行缓解.无发热及黄疸.10年前因胆结石在当地医院行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吻合手术.......
作者:詹世林;裴世强 刊期: 2004- 05
-
双胆囊管变异并异位开口一例
病人,女,53岁.右上腹疼痛反复发作伴寒颤发热1年.无黄疸病史.查体:体温36.8℃,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腹软,右上腹局限性压痛,墨菲氏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张廷平 刊期: 2004- 05
-
非静脉转流法减体积原位肝移植一例
原位肝移植已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本文就我院施行的1例非静脉转流法减体积原位肝移植作如下报道.......
作者:李建平;胡明华;陈波 刊期: 2004- 05
动态资讯
- 1 十二指肠乳头异位胰腺误诊一例
- 2 集束电极射频治疗原发性肝癌病人后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 3 胆固醇结石病人肝组织固醇携带蛋白2 mRNA的表达
- 4 胃粘膜肝总管异位一例
- 5 2型糖尿病合并胆囊结石相关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6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影响因素分析与处理
- 7 门奇断流术后近期并发症89例探讨
- 8 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致梗阻性黄疸一例
- 9 青岛及胶东地区胆管结石成分调查分析
- 10 血小板降低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坏死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损伤的特点及诊治
- 12 医源性胆总管末段穿通伤的诊断和治疗
- 13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T管梗阻的原因及对策
- 14 脾脏微波消融联合脏器切除的临床研究
- 15 siRNA干扰c-FLIP表达治疗胆囊癌的实验研究
- 16 聚乙醇酸补片与纤维蛋白胶在肝断面处理中的应用
- 17 胰头占位合并梗阻性黄疸:局限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外科诊疗
- 18 联合血管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61例临床分析
- 19 预处理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肝肝移植围手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 20 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