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1995年创刊,中华医学会主办,读者对象为从事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者,范围包括肝、胆、胰、脾外科疾病、门脉高压、外科营养等临床防治与实验研究。主要栏目:述评、热点聚焦、学术思考、论著、实验研究、短篇论著、病例报告、综述等。该刊自1999年起成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11年再次被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杂志影响因子逐年上升,是国内外同行了解我国肝胆胰脾外科专业现状和趋势的重要资料源和途径。 80页,单价18元。统一刊号CN11-3884/R,邮发代号82-857。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出版部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811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884/R

邮发代号: 82-857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5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46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杂志名称: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7-8118
  • 国内刊号:11-3884/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5年第11期文章
  • 大鼠移植肝GHR和IGF-1R的变化及热缺血损伤和外源性GH治疗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GHR和IGF-1R的变化及热缺血损伤和外源性GH治疗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为肝动脉结扎组、0min热缺血组、10min热缺血组和10min热缺血+rhGH治疗组,采用放射配体结合分析法检测肝移植术后1、4、7d移植肝GHR和IGF-1R表达和亲和力改变,检测术后1、3、5、7d血清ALT,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0min热缺血组术后7d移植肝组织GHR数和IG......

    作者:许赤;陈规划;李智宇;陆敏强;杨扬;蔡常洁;李华;卢汉平 刊期: 2005- 11

  • 可向肝细胞分化的成体干细胞研究进展

    目前,常位肝移植是肝功能衰竭及先天性肝代谢疾病惟一成熟的治疗方法,但因具有操作复杂、花费昂贵、供体缺乏及病人常需终生免疫抑制等缺点,其临床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1,2].近来,肝组织工程成为终末期肝病治疗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显著进展.......

    作者:梁峰;徐迎新;李荣 刊期: 2005- 11

  • 生物型人工肝脏的细胞选择

    肝功能衰竭(liverfailure,LF)是终末期肝病病人的主要死因.目前,原位肝移植是其佳治疗手段.但由于供肝短缺,手术费用昂贵以及手术风险性高等因素而限制了它的广泛开展.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一种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治疗手段来改善肝功能衰竭病人的代谢状态或作为肝脏移植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手段,以渡过肝移植前的待肝期及术后各种并发症危险阶段提供可靠的治疗方法.人工肝脏包括非生物型、生物型.......

    作者:纪柏;王广义;谭毓铨 刊期: 2005- 11

  • 免切割吻合器腔镜脾切除术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splenectomy,LS)是一种应用微创技术切除脾脏的新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伤口美观的优点,但常需用较昂贵的进口切割吻合器处理脾血管主干.......

    作者:符国珍;谢权;吕明;符真;陈小恩;高峰;冯远德 刊期: 2005- 11

  • 肝移植术后急性排异的诊断、处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急性排异是肝移植术后早期主要并发症之一.上海长征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于2003年1~12月实施了99例101例次肝移植,共发生17例20次急性排异,报告如下.......

    作者:王正昕;丁国善;傅宏;张建军;郭闻渊;傅志仁 刊期: 2005- 11

  • 脾囊性占位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脾肿瘤临床少见,转移性肿瘤更少,其中实质性脾肿瘤占多数且诊断较囊性占位性病变相对容易.我院从1993-2003年共收治脾囊性占位性病变并经病理检查证实者29例,现就其诊断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潘光栋;熊先泽;王新平;吴泓;程南生;严律南 刊期: 2005- 11

  • 人源性细胞大鼠体内移植的实验研究

    骨髓内存在能够向肝细胞分化的干细胞的事实已被广泛接受.然而,骨髓源性肝干细胞还不能作为生物人工肝以及肝细胞移植的细胞来源进行临床应用.主要的原因是难以通过骨髓源性干细胞获取足够数量的肝细胞.本实验通过建立肝损伤的大鼠体内微环境,将人骨髓干细胞和人肝细胞系CL-1细胞移植到大鼠肝脏内,试图实现动物肝脏人肝细胞化,获取足够的人源化肝细胞,为临床肝脏移植和生物人工肝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陈建锋;李浩;潘明新;郭跃虎;高毅 刊期: 2005- 11

  • 肝癌肝移植病肝改良切除术

    病肝切除是肝移植术的主要组成部分,技术难度甚大,肝癌病肝局部切除更为复杂,经过反复手术,介入或局部治疗者尤甚.为寻找较为合理的切除方法,进行了临床分组研究.......

    作者:吴志全;樊嘉;邱双健;周俭;余耀;汤钊猷 刊期: 2005- 11

  • 临床肝移植进展中的思考

    经手术切取一健康肝,植入患不可逆性肝功能衰竭病人的腹腔内,以重获肝功能,得以挽救生命,称为临床肝移植,供肝取自人的新鲜尸体或活人.自1963年3月1日美国Starzl开展首例以来,历经不断改进,已形成两种基本术式,为国际公认的难度极大的手术,近年来涌现许多新的进展和改进,值得注意,引发思考.本文仅就下列几个方面,发表个人一些看法,以供讨论与指正.......

    作者:夏穗生 刊期: 2005- 11

  • 术后应用肠外营养对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的影响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病人术后的营养支持.方法24例行根治性切除的肝癌病人随机分为PN组(n=12)和rhGH+PN组(n=12).术前、术后1d和术后6d测肝功能、血糖、AFP、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清GH、IGF-1、IGFBP-3,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包括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术后6d肝穿刺组织)ALBmRNA、IGF1mRNA、IGFBP3mRNA的表达,肝组织行Ki67免疫组......

    作者:梁力建;罗时敏;赖佳明 刊期: 2005- 11